会议提出,发挥煤炭兜底保障作用。加快实施“十四五”煤炭规划,积极推进智能化煤矿核准建设,推动在建煤矿尽快投产达产,全面增强煤炭安全增产保供的能力和韧性。
自国家能源局2019年实施油气行业增储上产“七年行动计划”以来,国内能源企业海陆并举充实油气“粮仓”。2022年,国内原油产量时隔六年重返2亿吨,天然气产量超过2170亿立方米。
国家能源局要求,保持“五油三气”重点盆地及海域稳产上产,加快非常规油气快速上产,推进西气东输三线中段等重大管道工程和油气储备能力建设,预计2023年原油产量达到2.05亿吨、天然气增产60亿立方米以上。
在2023年提升能源生产供应保障能力的重点任务中,会议还提及推进多条特高压输电线路建设,包括推动驻马店-武汉、武汉-南昌、张北-胜利、川渝特高压、陇东-山东、宁夏-湖南等工程建设。
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方面,会议强调,加强风电太阳能发电建设,2023年风电装机规模达到4.3亿千瓦左右、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达到4.9亿千瓦左右。同时,要求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,推动主要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开发建设,2023年水电装机规模达到4.23亿千瓦。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,2023年新增核电装机289万千瓦,在运规模达到5846万千瓦。
全力推动油气增储上产,原油产量重回2亿吨,天然气产量超过2170亿立方米。
加快推进一批保供应、调结构、稳增长的重大工程,预计全年全国重点能源项目完成投资2万亿元左右。
第一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9705万千瓦已全部开工,第二批、第三批基地项目陆续推进,全年风电光伏发电新增装机预计1.2亿千瓦以上。
预计全年电煤中长期合同实际兑现量约20亿吨,稳住电煤供应的基本盘。
来源 | 国家能源局、中国工业报、央视财经,由上缆所传媒综合整理,未经授权请勿转载